南国牡丹海外盛放 携手共展汉韵芳华!广东汉剧积极探索海外传播的可复制模式
广东汉剧(原称外江戏)自中原辗转流播入粤,南国已有300多年历史,牡丹模式作为南方地区最优秀的海外汉韵汉剧海外九游皮黄剧种之一,它姿彩非凡,盛放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携手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南国牡丹”,共展广东也被称为“客家人的芳华复制大戏”。
2月3日(农历大年十三),积极广东汉剧在2023毛里求斯庆新春闹元宵盛会上亮相。探索来自广东汉剧海外(毛里求斯)传承推广中心学员们凭借一曲《南国牡丹吐芬芳》汉歌精彩演绎获得华人华侨和当地群众称赞连连,传播在毛里求斯掀起了一阵带有浓厚中华传统元素的南国“中国风”。
毛里求斯学员倾情演出(单位供图)
为深入探讨这一文化行动,牡丹模式记者专门采访广东汉剧海外(毛里求斯)传承推广中心办公室主任潘智勇,海外汉韵汉剧海外了解事情的盛放前因后果。
设立首个广东汉剧海外传承推广中心
2022年,携手在中国和毛里求斯建交50周年之际,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与毛里求斯中华艺术委员会达成共识,九游在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市设立首个海外传承推广中心,开展广东汉剧宣传、教学、交流、演出等活动,并于当年9月寄出教学物资,11月开启海外网络连线教学,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两国人文交流。
“同学们,能看清老师的身段、动作吗?现在跟着老师的节奏一起,练习水袖的抖动、甩动……”两个多月来,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的专业团队利用周末的时间,通过直播的形式为广东汉剧海外(毛里求斯)传承推广中心专修班的学员讲解广东汉剧的历史、唱腔、身段等,学员们透过屏幕,跟着老师一招一式地练习每个动作。
广东汉剧名家悉心授课。
“听得到,是第一步,其次,才是听得懂。” 潘智勇表示,学员都是来自毛里求斯的华人和当地群众,部分学员对中文是没有接触过的,语言问题也是一个要攻克的难关,而线上教学模式存在网络偶有迟缓的问题,加上传统的汉剧教学模式讲究口传心授,面对面指导教学,因此,线上教学如何教得会,学得好,这对老师和学员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从学员展示的学习成果来看,是非常令人惊喜的,学员们对一些专业性要求都能消化得很好。” 潘智勇欣慰地说道。
异国他乡展示广东汉剧
皮黄声腔,中州音韵。2月3日晚,学员们在2023毛里求斯庆新春闹元宵盛会上惊艳亮相,展示广东汉剧学习成果,出演了《南国牡丹吐芬芳》,激情独特的戏曲魅力受到了毛里求斯华人华侨和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
“毛里求斯第三代华人林最宏老先生当时就在台下观看演出,他激动地说这是咱们客家人的大戏,学员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到这样的程度,还可以上台表演是非常难得的,让他在异国他乡也听到了家乡的声音。而毛里求斯作为广东汉剧在海外设立的首个传承推广中心,此次的首演能够这么成功,他也感到非常自豪,希望借此机会让更多的毛里求斯人了解了广东汉剧。”回顾起林老先生的话,潘智勇也感触颇多,“‘南国牡丹’海外盛放,发挥了广东汉剧在联络凝聚海内外华人中的重要作用,也增进了海外华人华侨文化认同和家国情怀,我们想将以此探索广东汉剧海外传播的可复制模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潘智勇表示,这次与毛里求斯共同探索的成果,意义非凡,对广东汉剧具有里程碑般的意义。
作为广东省人大代表,潘智勇今年还向大会提交了尽快立项建设广东汉剧博物馆的建议,使之成为传播广东汉剧的“新阵地”。“这不仅能促进地域文化建设,加强海外华人华侨文化交流,更重要的是让华人华侨后代永远记住客家文化的根。”
探索广东汉剧海外传播的可复制模式
推动广东汉剧走出去只是“第一步”,如何“立得住”才是硬道理。
新春佳节后,广东汉剧海外(毛里求斯)传承推广中心的课堂又将开启,对于下一步的计划,潘智勇表示,除了做好日常的教学工作外,接下来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将拟在时机成熟时到毛里求斯开展挂牌仪式、现场教学、现场演出等系列活动,同时完善第二、第三批的教学和演出物资,进一步强化广东汉剧“走出去”。还将邀请毛里求斯的负责人及优秀学员等,到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来参观、学习、交流,将文化交流“请进来”。
此外,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将继续打造广东汉剧海外传承推广中心这一文化品牌,深化推广扩大品牌影响,以“广东汉剧周”“广东汉剧展演活动”等行动,继续探索广东汉剧海外传播的可复制模式。目前,相关资源正在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区、国家联络中。
“对于广东汉剧的振兴发展,我认为,一是要巩固老阵地,继续把广东汉剧的舞台延伸到百姓家门口,二是要开发新市场,推动广东汉剧走向海外,全国有360多个剧种,也许这种模式不仅是适用于广东汉剧,对于其他剧种来也不妨是一种新的尝试,中国戏曲如何走出去,也许我们可以从中听到答案。” 国家一级编剧、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副院长徐青说道。
在国家一级演员、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院长张广武看来,广东汉剧以中原文明和客家文化为载体,版式分明,文化脉络清晰,剧种数百年与客家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凝聚海内外客家人团结奋斗的文化根基。此次广东汉剧在海外教学交流,舞台上得以展示,情感上得到共鸣,是一件新兴的事情,这样的活动对于中华地方戏曲的普及和推介,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拓展,将进一步促进民间艺术的全球化交流。
接下来,广东汉剧将一如既往地讲述中国故事,讲好客家梅州的故事,推动广东汉剧不断前行。
梅州日报记者:黄钰然
通讯员:李敏立
编辑:张晓珊
审核:张英昊
- ·佛山综合保税区通过正式验收
- ·平均优良天数比例100%!11月空气质量“梅指数”发布
- ·来沾沾喜气!梅州彩民揽获双色球奖金846万多元
- ·“10元一次”收停车费!梅城新峰路有人拿物占位,引导车辆停路边
- ·广东出台公务用车管理新规 提升规范化科学化数智化
- ·“梅州好人”曾伟生:以初心铸匠心 以匠心得人心!
- ·控制性工程竹头窝大桥顺利合龙,梅州国际无水港力争年内开通运营!
- ·注意,及时摘果!12月中旬梅州将冷空气频繁,天气湿冷...
- ·我市交通运输总体运行安全平稳有序
- ·授荣!梅州这些家庭获评全国五好家庭、最美家庭
- ·件件棉衣暖侨心!香港道德会向梅州捐赠1000件棉衣
- ·授荣!梅州这些家庭获评全国五好家庭、最美家庭
- ·全力确保供电万无一失
- ·“柚”惑十足!18日19:30,梅州市市场监管局邀您共赴冬日甜蜜之约~
- ·梅州疾控再次提醒: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 ·梅州交警持续组织开展冬季公路交通安全区域整治
- ·寒潮继续!南方持续降温 多地最高温个位数伴随阴雨湿冷感强
- ·注意,及时摘果!12月中旬梅州将冷空气频繁,天气湿冷...
- ·《梅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大家学起来⑩丨与文明牵手,与诚信同行!
- ·“梅州好人”曾伟生:以初心铸匠心 以匠心得人心!
- ·免费入场!2025年全国田径大奖赛肇庆站即将开幕
- ·艺术如繁星 闪耀每一处!“繁星计划——文学艺术进校园”志愿服务项目点亮孩子梦
- ·名单公示!梅州2个基础教育集团拟评为“省级优质”
- ·《梅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大家学起来⑫丨崇尚绿色健康环保,我们该怎样做?
- ·为揽客面包车内加椅!广东多名“黑车”司机涉嫌危险驾驶被刑拘
- ·注重人才培养,拓展演艺阵地!为广东汉剧搭好传承和创新舞台
- ·山里的“寻水”代表 让群众喝上“好水”
- ·@梅州司机,新一批新能源汽车号段将在12日“到货”,请查收!
- ·来(返)梅人员请注意!健康管理措施有调整→
- ·梅州2所学校拟入选!广东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校名单公示
- ·以高质量监督 保障全面深化改革部署落地见效
- ·梅州组织开展2022年省轻舟机动五大队骨干队员水上救生技能培训
- ·梅州部署开展冬春火灾防控工作!目标:“防大火、控小火、遏亡人”
- ·欢迎互动!梅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2月13日作客“行风热线”
- ·注意!天全境内G318线2713KM+800M(小地名:火夹沟)实施交通管制
- ·抓发展 促增长 稳经济丨梅州海关引导企业用好用足政策,提升通关效率,助力全市外贸保稳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