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乘“蛟龙号”潜入深海
新华社“深海一号”9月4日电 记者手记|乘“蛟龙号”潜入深海
新华社记者王聿昊
西北太平洋海山区中部的蛟龙号Albo海山,有500余个小山包,手记最高的乘潜AG超玩会入口一个距离水面仅约500米。特殊的入深地形地貌为海洋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也令这里的蛟龙号深海世界丰富多样。
9月4日,手记记者搭乘正在进行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的乘潜“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入深海,近距离认识这座独特的入深海山。
船时7时许,蛟龙号“蛟龙号”布放入水。手记潜航员傅文韬带着记者和中国香港生物学家邱建文,乘潜开启8小时的入深深海之旅。
直径2.1米的蛟龙号载人舱只可容纳3人,但在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中已算得上大容量。手记傅文韬坐在中间,乘潜AG超玩会入口担任主驾驶。坐在左舷的邱建文负责观察拍摄海底景观、协助主驾驶与水面联络,坐在右舷的记者负责记录水下生物和样品采集情况。
在执行水面检查之后,“蛟龙号”开始注水下沉。随着显控面板上的深度数值逐渐增加,窗外的颜色由浅蓝一点点变深,最终在120米时变得一片漆黑。
和想象中不同,“蛟龙号”在下潜过程中十分安静,没有一丝晃动。只有水声通信系统发出规律性的声响。
40分钟后,“蛟龙号”抵达1244米的海底,潜水器的光照亮了眼前的深海生物世界。邱建文迫不及待地开始观察周围的情况。他告诉记者,这个深度的生物量通常比较丰富,窗外每一帧景象都不容错过。
8时20分,一只海鳃出现在眼前。这片海底以沙波地貌为主,看起来更像是白色沙滩。围线等不同品种的海绵成片生长,它们随水流缓缓漂动,十分柔美。
与此同时,傅文韬已完成对海水和沉积物的采样工作。
告别第一座小山,我们向另一座小山的山顶进发。
“上山”过程中地貌发生了不小变化,板状结壳上,鱼、虾、蟹变得多了起来。它们有的在觅食,有的在睡觉,有的在和“蛟龙号”这个庞然大物“捉迷藏”。
顺着傅文韬手指的方向,我们看到了一只黄色海星。“这只海星有14个腕,是我见过最多的。”傅文韬说。
经过近3千米的行驶,我们来到了这座小山的山顶,这里距离海面约750米,地貌以岩石为主,可以看到海星、海胆、珊瑚和海葵等。
这里是山顶也是悬崖,傅文韬熟练驾驶着“蛟龙号”,带领我们来到对面的另一个山包。这里的生物少了很多,只有一只鱿鱼匆匆游过。
意犹未尽时,深海之旅已接近尾声。
“对比最近几次在海山的下潜,我们今天下潜的Albo海山生物量不算多,但生物的梯度分布非常明显,海绵、海星、海参等生物几乎按水深分布。”邱建文说。
船时15时,“蛟龙号”准时抛载,于35分钟后回到水面。
舱外传来“咚”的一声,原来是“蛙人”驾驶小艇来到“蛟龙号”旁,他们跳上“蛟龙号”舱顶,熟练地挂上缆绳,将我们拽引回船。
5分钟后,“蛟龙号”返回“深海一号”船后甲板。邱建文说:“今天我们采集到2O余种生物样品,海山山脚的优势生物是海绵、海星、海参,山顶的优势生物是虾和蟹。”
科学家们按照专业分组,即刻对样品进行处理和分析,船上的实验室开始忙碌起来。
受限于专业知识,在今天的水下观察和采样报告上,记者只记录了生物的颜色和品种,有的甚至只能画下它们的样子。记者将手机拍摄的照片展示给来自西班牙的生物分类学家安德鲁,他写下了其中3种生物的名字,而其他未能识别的生物,还需大家一起讨论交流。
本航次的科考队员来自8个国家,大家在大洋生态、微生物、海洋地质等方面各有所长。大家坐在一起回看下潜视频,辨认生物种类、交流生物习性,在实验室里相互帮助、互相学习,在“深海大讲堂”等船上科研活动中分享知识和智慧。
走出实验室,“深海一号”船后甲板上,“蛟龙号”运维保障团队已开始为下一次下潜做准备——检查、充电、装配载、充氧气、安装搭载作业工具等。
对记者而言,这是潜入深海的奇妙一天;而对“蛟龙号”团队来说,这只是平常的其中一天。
两天后的下一次下潜,“蛟龙号”将前往一座新的海山,开展生物多样性和环境调查。斗转星移、日复一日,中国深海工作者探索浩瀚大洋的脚步从不停歇。
- ·免费入场!2025年全国田径大奖赛肇庆站即将开幕
- ·梅州市卫生健康局、梅州市人民医院两单位12月8日作客行风热线节目
- ·梅州柚、嘉应茶、客都米…明天与您相约重庆!
- ·老板变“带货主播” !在重庆,梅州特色农产品这样争“C位”
- ·雅安市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林风眠之路”是一条民族艺术的自主创新之路
- ·农产品组团“闯”山城!梅州名优特农产品今日亮相重庆
- ·2020中冠联赛五华赛区淘汰赛打响!广东良和堂三球取胜晋级决赛
- ·贷款放宽 提取优化
- ·中冠联赛总决赛落幕!C位产生!总冠军还破了这项纪录...
- ·深圳市客家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杨宏海:林风眠为客家原乡注入了深厚的情感
- ·扫码投票啦!梅州“平安杯”参赛项目等你来打call
- ·提高专业素养 促进幼儿成长
- ·访问量逾135万人次!梅州首届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典型案例评选网络投票结束
- ·嘉应学院林风眠美术学院和梅州市林风眠艺术基金会正式揭牌
- ·观众直呼精彩!广东汉剧《李坚真》走进福建上杭,点“燃”闽西红土地
- ·为揽客面包车内加椅!广东多名“黑车”司机涉嫌危险驾驶被刑拘
- ·自助办税服务延伸!梅州农商银行营业网点可办28项涉税业务
- ·梅州市妇幼保健协会儿科与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在梅城举行
- ·观众直呼精彩!广东汉剧《李坚真》走进福建上杭,点“燃”闽西红土地
- ·缅甸强震遇难人数升至1644人
- ·梅州14幅作品入选广东脱贫攻坚主题摄影展,来看图集!
- ·重磅!梅州发布铜箔产业规划和政策,铜箔产业将迎新的春天
- ·大型客家山歌剧《白鹭村》,今晚见!系梅州入选全国脱贫攻坚舞台艺术优秀剧目
- ·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已确认有12名中国公民在强震中受伤
- ·向世界递上亮眼名片!蕉岭丘成桐国际会议中心今日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