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统计口径“纳新”有何考量?
中国人民银行2日发布公告称,纳新决定自统计2025年1月份数据起,计口径启用新修订的何考j9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此次M1“纳新”,纳新有两项流动性强的计口径金融工具被纳入新统计口径。这是何考出于何种考虑?又将带来哪些影响?
货币供应量是某一时点承担流通和支付手段的金融工具的总和,是纳新金融统计和分析的重要指标。我国向社会公布的计口径货币供应量统计表,按照流通中便利程度的何考j9不同,将货币供应量分为流通中货币(M0)、纳新狭义货币(M1)、计口径广义货币(M2)。何考
在修订前,纳新M1包括M0、计口径单位活期存款;M2包括M1、何考单位定期和其他存款、个人存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非存款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份额。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修订后,M1将包括M0、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
也就是说,中国人民银行将把个人活期存款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这两项流动性强的金融工具纳入M1统计。
为什么要调整M1的统计口径呢?
其实,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并非一成不变,主要根据金融工具的流动性、与经济的匹配度动态调整。中国人民银行一直非常重视对货币供应量口径的调整,M2的统计口径就经过逐步拓展,先后纳入了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货币市场基金份额等。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迅速发展,金融工具的流动性发生了重大变化,符合货币供应量特别是M1统计定义的金融产品范畴发生了演变,需要考虑对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进行动态完善。
在现行M1的基础上,为啥要进一步纳入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
在创设M1时,我国还没有个人银行卡,更无移动支付体系,个人活期存款无法用于即时转账支付,因此未包含在M1中。
“随着支付手段的快速发展,目前个人活期存款已具备转账支付功能,无需取现可随时用于支付,与单位活期存款流动性相同,应将其计入M1。”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说。
至于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有所解释。报告称,网络支付快速发展,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在日常支付中被广泛使用,具有与活期存款相同的货币属性,也可同步研究纳入M1统计。
“从国际上看,主要经济体M1统计口径大都包含个人活期性质的存款及其他高流动性的支付工具。”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中国人民银行将于2025年1月份起按修订后口径统计M1,预计将于2月上旬向社会公布。在首次公布的同时,还将公布2024年1月份以来修订后的M1余额和增长速度数据。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当日举行的2024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上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优化货币供应量统计,并加强对M2等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和社会流动性的监测。明年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和政策取向,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 ·全国一线城市集体发“房票”,意味着什么?
- ·垂直钻+水平钻!我国海上第一深井破解全球公认技术难题
- ·4月14日起,广州地铁二号线周日夜间大站快车新增3个停靠站点
- ·垂直钻+水平钻!我国海上第一深井破解全球公认技术难题
- ·“蒙顶好声音”持续唱响茶乡魅力
- ·@深圳人,这些地铁站部分出入口将临时关闭!
- ·2024全球独角兽榜发布,大湾区70家企业上榜!
- ·解决雷州半岛缺水难题!广东重点推进环北广东工程二期建设
- ·强化改革担当作为 谋深抓实重点工作
- ·春天也是丰收季!换种方式打开“菠萝的海”
- ·广东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4月17日截止报名
- ·广东8个高职国控专业点获批同意,今年起招生
- ·CBA常规赛收官:广东男篮排名第七,季后赛首轮将迎战上海男篮
- ·广东这些铁路,预计今年通车!
- ·全球资本 “加注”广州
- ·突破“卡脖子”难题!广工团队助力“北斗换芯”